网上说南海那些岛,既没树又没人,是块破地。还有人说:“这么远的地方,中国凭啥说是自己的?”好家伙,这话放门口都说不过去:你家车停门口,别人过来说车旧了,不归你。
这事儿要真照网上说法来,那南海这点岛礁,全世界都能分一杯羹了。今天咱们就说说,西沙到底荒不荒,南沙是不是废地。讲清楚岛上的树、海底的船,和我们几百年的主权到底从哪来的。
西沙不荒:岛上牛三百年,名字写进古地图
地图上看,西沙岛一个个像芝麻点。有人说,这哪像有人住的地方?但你真要上岛看看,恐怕得改口。
先说永兴岛,面积3.2平方公里,是南海最大的自然岛,归海南省三沙市西沙区管辖。岛上有政府、有学校、有医院,还有民用机场和太阳能发电站。这岛不光有人住,还有牛。
东岛环礁,发现野牛一群,已在岛上繁衍超300年。岛上有野牛,说明什么?说明这里一直有草、有水、有生境。野牛不是钢筋铁骨,不靠吃土活命,它们一代代留下来,背后就是一整套生态系统支撑。
岛绿,从来不是“天生”的。1979年,海南林科所就开始在岛上种植木麻黄、银合欢等耐风植物。当年实验段的绿化覆盖率已经达到68%。2000年以后,随着基础设施完善,光伏系统上岛,饮水靠雨水收集,连“看病难”都配了海岛医院,邮政也能收发快递。
说它“荒”的,大多不知道岛上的历史。西沙群岛,古时叫“千里长沙”,唐宋就有渔民航行活动,元代郭守敬还在这里设天文点,明清时属广东琼州府万州管辖。
民国二十四年(1935年),中国政府专门发布《南海各岛屿图》,明确主权归属。
到了1974年1月,越军试图武力侵占金银岛、甘泉岛、珊瑚岛。中国人民解放军以4艘小艇迎战越军4艘舰艇,在两天内完成反击,打响了西沙海战,收复三岛。这场仗打完,中国彻底稳固了西沙群岛控制权。岛上立碑,建烈士陵园,琛航岛安葬着18位海战牺牲战士的遗骸。
所以你说西沙“荒”?那是你只看了地图,没看时间线。它从古代就在咱们地图上,从1974年就在咱们控制下。从人、树、牛,到战士的碑,这地方一点都不空。
南沙不废:海上船都得从这儿过,岛礁不能没人守
南沙群岛更远,也更容易被说三道四。有人搬出地图说:“离海南上千公里,还敢说是中国的?”好,那我们就从“远”这个词说起。
南沙不是一个岛,是上百个岛、礁、沙、滩组成的岛礁群,分布在东经99°10′至122°10′之间,北起北卫滩,南至曾母暗沙。其中大部分为暗礁或潮涨即淹的小平台,过去建设难度高。
但从1935年起,中国政府就对南沙命名归属,1946年派军舰登岛宣誓主权,1959年正式设“西南中沙办事处”,1988年划归海南省,2012年设三沙市统一行政管辖。
你说远,它却正卡着全世界的命脉:南海航线。这是全球最繁忙的航道之一,每年超10万艘船只通过。岛礁建不建设,对国际航运有没有影响?当然有。
2015年5月26日,中国外交部边界与海洋事务司司长欧阳玉靖接受采访,明确表示:中方岛礁建设目的是改善驻守条件,履行海上搜救、科研、气象、环保等国际责任。
岛上建的,不是导弹阵地,而是灯塔、导航台、雷达站。建设目标之一,是为过往国际船只提供搜救、气象、通信服务。
以永暑礁、美济礁、渚碧礁为例,原本只是海面下的珊瑚平台,现在通过吹填作业,建起了停机坪、救援码头、民事气象观测台。永暑礁建成全球首个南沙岛礁多功能综合观测站,负责海洋环境数据采集、风暴潮预测等民用功能。
荒是荒,但不废。岛上没草是因为自然条件——珊瑚基底、无淡水、风浪大。但海南省也没闲着。2025年6月,新华网报道,三沙市正推进“岛礁—海岸—海洋”三级生态修复,试点人工珊瑚复育和海洋微藻系统,提升岛礁生态适居性。
有人说中国“扩建”岛礁是军事图谋,可你看建的东西就知道。机场跑道接收民航机,灯塔为国际航船导航,通信系统全天候开放。
所以你看着是块“礁”,中国看的是国家主权和全球责任。谁来守?中国守;谁来修?中国修;谁来救人?还是中国。
海底有话说:明朝瓷器躺在南海,没人能说这里没中国
讲了地上的树和人的事,再说说水底的宝贝。2024年,中国在南海西北陆坡考古,有件事刷屏了。
2024年9月20日,国家文物局联合中科院等单位宣布,南海西北陆坡一号、二号沉船考古完成打捞,443件(套)文物将于9月27日在海南南海博物馆展出。
这批文物沉在水下1500米的深海,年代为明代中期,距今超400年。考古人员从船体中打捞出13件精美“景德镇珐华彩瓷”、红绿彩碗、石湾陶器、德化白瓷、铜扣、香炉等贸易瓷器。这些瓷器是中国古代“海上丝绸之路”的证据,运输方向明确指向东南亚地区。
文物沉船所在的“南海西北陆坡”,地理上连接中沙与南沙之间的主航道。这不是瞎碰上的地方,而是明朝就被中国商船密集通行的黄金航道。
沉船结构是三段拼接的木帆船,碳14测定木材产地为福建闽南,符合明代中国造船技术标准。这不是今天做个瓷碗说是古董,这是时间沉淀出来的证据链。
展览主题叫《深蓝宝藏》,展区模拟沉船光线、水压、流速,连瓷器破损位置都精确复原。专家评价这批沉船文物为“中国海权历史的水下档案”。
所以,不光地上有我们的哨所,海底也有我们祖宗的船。你要问这片海有没有中国人的足迹,答:不止有,埋得还很深。
西沙有岛,南沙有礁,海底有瓷。说“荒”也好,说“远”也罢,这些地方是中国人种过草、打过仗、沉过船的地方。别光看地图上那几个小点,看清历史的走线、航线、血脉线。南海不靠说,是靠我们一代代人踩出来、种出来、捞出来、守出来的。
参考资料
西沙群岛.百度百科
南海西北陆坡沉船揭开 “深蓝宝藏的神秘面纱”. 新民晚报.2024-09-22
南海诸岛.百度百科
新华视点|绿水青山绘新卷 —— 生态优先激活高质量发展绿色动能.新华网.2025-06-30
中方在南沙岛礁建设是为更好履行相关国际责任和义务.人民网-人民日报.2015-05-27
股票配资网站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